光影北京,城南舊事

網易娛樂4月5日報道1960年,林海音的《城南舊事》中,一句“爸爸的花兒落瞭,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成瞭對瞬間長大最好的描述。

1983年吳貽弓根據林海音同名小說改編拍攝瞭電影《城南舊事》。電影通過小姑娘英子童稚的眼睛,講述20世紀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裡一傢普通人的生活。

影片以“淡淡的哀愁,濃濃的相思”為基調,采用串珠式的結構方式,串連起英子與瘋女秀貞、英子與小偷、英子與奶媽宋媽三段並無因果關系的故事。

這樣的結構使影片像一個多棱鏡一般,從不同的角度折射出當時的社會風貌,向世人展現瞭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用說不出的天真,道盡人世復雜的情感。

吳貽弓憑這部電影獲得瞭當年的金雞獎最佳導演。他說:“小說《城南舊事》中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打動瞭人心,整部小說充滿瞭樸素、溫馨的思想感情。當這部影片上映後,這種情感同樣打動瞭無數的觀眾。”

小英子的飾演者沈潔,也曾說過:“林海音的作品其實更適合拍成電影。因為她的作品故事很簡單,沒有什麼修飾,所以在改劇本時編劇很註重加強節奏和情節性。”

下面這個故事同樣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北京城原木餐桌客製化|原木餐桌客製化推薦,1988年導演凌子風,編劇韓蘭芳,主演劉曉慶、薑文等,拍攝瞭根據許地山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春桃》。

本片於1989年獲第十二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薑文憑借此片獲最佳男演員獎,劉曉慶獲得最佳女演員獎。

少瞭小女孩清澈眼眸作為視角,這座30年代的北京城更加古老莊嚴;沒瞭淡淡的相思和哀愁,這片灰墻青瓦下多瞭一場三角情愛糾葛故事,它講述瞭一個卑微但又倔強的女性的戀愛傳奇。全片畫面簡潔幹練,人物塑造充滿張力。

時隔兩年,薑文主演的另一部電影《本命年》於1990年上映。本片導演謝飛憑著本片一口氣殺到瞭柏林,獲得瞭金熊獎最佳影片的提名,最終拿下瞭銀熊獎傑出成就獎,那一年是導演的本命年,剛剛24歲。

他用107分鐘講述瞭北京青年李慧泉(薑文飾)在本命年遭遇愛情受挫直至犯罪、死亡的故事。《本命年》作為一部現實主義影片,和吳文光的紀錄片《流浪北京》、張暖忻的《北京,你早》並稱為“1990年中國三部關於迷惘青年的電影”。

如果說《本命年》塑造瞭中國影史上最著名的黑色英雄銀幕形象——泉子,那麼《北京,你早》則講述瞭一群在欲望中沉浮的年輕人們。?

張暖忻以女性導演獨有的細膩,將尋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捕捉入鏡頭中,比如商店裡售賣的腳氣藥水,隔瞭幾天便換瞭個品牌賣更高的價錢;比如交通事故後,受害人去醫院開張傷殘證明訛詐司機;比如未婚流產需要單位出具證明……影片呈現瞭一幅90年代北京風情畫。

經歷過此番的人回眸往事,怎能沒有曾經滄海的感觸,短短四十年,宛如隔世。

80年代末齊秦的一首《外面的世界》似乎是對當年出國潮的註釋,那時的人們將出國視為美好生活的開始。

於是夏鋼在1992年,拍攝瞭由葛優和徐帆主三義原木桌板|三義原木桌板工廠演的愛情片《大撒把》,該片講述瞭男女主角都盲目地將伴侶送到大洋彼岸,在獨守空屋的寂寞中互生好感但又始終若即若離的故事。

貌似挑戰道德底線的情節,被葛優和徐帆分寸感把握極好的演繹軟化成所有普通人的人生故事。

葛優憑借本片獲得瞭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夏鋼憑借該片獲得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

彼時作為編劇的馮小剛,為本片貢獻不少“金句”,“貧嘴”耍的充滿北京“風味兒”。影片裡溫暖的陽光,為冬日使館區的梧桐、空曠的天安門廣場、午後地壇公園的小院兒,打上一層專屬於北京的色調。

但對於《開往春天的地鐵》中的兩個異鄉人來說,再暖的陽光也無法驅散內心的陰霾。該片是張一白的電影處女作,影片講述瞭從南方來到北京闖天下的建斌和小慧在經歷瞭七年的婚姻後面臨著何去何從的情感矛盾的故事。

之所以取名為《開往春天的地鐵》,是因為導演覺得地鐵是現代化城市的標志,在電影中是故事的開始也是結尾,地鐵在片中是情感的載體,是情感的隱喻,預示著由明到暗由暗到明的過程。

主演耿樂和徐靜蕾,在電影開拍前每天一起乘地鐵乘瞭十幾天,慢慢互相瞭解、培養感情,揣摩?“七年戀人”該有的狀態。




打開手機,打開淘票票,買一張北影節展映的電影票,走出地鐵,去擁抱這個城市的春天吧。

“北京展映”活動將於4月6日至22日

在北京地區32傢電影機構、高等院校舉行

獨傢售票平臺:淘票票



本文來源:網原木餐桌|原木餐桌推薦易娛樂

責任編輯:尹麗麗_NK3689
arrow
arrow

    hzhbt733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